位于杭州半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兩股歷經十多年、由市民們眾籌引來的無名山泉水,這個夏天異常火爆
雖大伙兒都給口感點贊,可這山泉水是否符合飲用水的標準,誰也沒底。“要是有權威部門檢測過,有個檢測結果,大家就更放心了。”不少來取水的市民都有這樣的想法。
錢報記者了解到,目前處于自然狀態下的山泉水是沒有經過相關部門檢測的。經多方聯系,昨天上午,拱墅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帶著準備好的容器設備,前往虎山下取水樣,打算以飲用水的標準,來給這兩股山泉水做一次包含31個項目的“體檢”。拱墅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
昨日已對山泉水取樣
昨天上午,錢報記者再次來到位于半山的虎山接水點,和往常一樣,這兒已經排起了長龍。
王師傅在這取水已超過10年,他說:“上頭引下來的水,畢竟不是地下水,萬一碰上下雨或飛鳥糞便掉入,也說不準,所以希望有專業機構來檢測一下。”
拱墅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對此非常重視。昨天一大早,三名工作人員帶著準備好的容器設備,前往虎山接水點取水樣。
不過,工作人員也提醒,虎山這兩股山泉水,源頭未知,經地表流動,通過露天過濾池,到達取水口,它的水源是開放的,容易遭受外界環境變化帶來的污染,并且未經標準化的******處理,是否含有有害物質等無法確定。“雖然測試項目比較嚴格,結果也要較長時間后才能出來,但檢測涵蓋項目有限,且檢測結果也只能做一個基于采樣時間前后較短時間的參考,并不能當作今后一個固定的定論。”
因此專家建議,山泉水******燒開后再飲用。
自然狀態下的山泉水可否飲用
目前還沒有檢測評價標準
雖然很多市民認為這里的水口感甘甜、水質清澈,不過拱墅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,這并不能作為山泉水可以飲用的標準。
“山泉水的水源一般來自距地表幾米到十幾米的淺層地下,肉眼看上去清澈透明,口感清冽甘甜,但是多數指標是隱形的,比如微生物指標、化學指標等,并不能單憑外觀和口感判斷水質是否合格。”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對處于自然狀態下的山泉水能否飲用,目前還沒有一個相關檢測評價標準。中華人民共和國《飲料通則》(GB10789-2007)中,通則對于各種包裝飲用水都有定義,但唯獨缺少了山泉水的定義。
一位業內人士也表示,山泉水受外界客觀因素影響很大,水質具有不穩定性,容易被污染,例如降雨后如果遇到污染源,或者滲透出來的水被人為污染,都可能造成意外后果。也就是說,即使今天檢測合格了,但明天檢測可能又不合格了。
在拱墅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提供的一份國家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中顯示,目前我國實行的生活飲用水檢測主要從水質常規指標:色度、渾濁度、臭味、pH值、鉛、鉻、汞、砷、鐵、錳、耗氧量、總硬度、氯化物、硫酸鹽、氰化物、氟化物、硝酸鹽氮、菌落總數、總大腸菌群等,以及水質非常規指標,總檢測指標達到106項。